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

幸福感

塔爾‧班夏哈,哈佛大學哲學與心理學博士,是該校一名年輕講師;雖名不見經傳,但他所開設的『組織心理學』與『領導心理學』課程,分別獲選『最受歡迎課程』的第一和第三名;許多學生向校方反應,這兩門課『改變了他們一生』。
塔爾‧班夏哈的信念是:『幸福感』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,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。他認為幸福是『快樂』與『意義』的結合,一個幸福的人,必須有一個明確的、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,然後努力地去追求。真正快樂的人,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,享受它的點點滴滴。
這名年輕講師教導他的學生學會接受自己,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;要擺脫『完美主義』,要『學會失敗』。他為學生們簡化出10條幸福tips:
  1. 遵從你內心的熱情---選擇對你有意義並能讓你快樂的課
  2. 多和朋友們在一起---親密的人際關係,是幸福感的信號
  3. 學會失敗---不讓對失敗的恐懼,絆住嘗試新事物的腳步
  4. 全然的接受自己---允許自己偶然的失落和傷感,接受人性裡自然之事
  5. 簡化生活---更多並不總是代表更好,好事多了,不一定有利
  6. 有規律地鍛鍊---每週3次,每次30分鐘的運動,能大大改善身心健康
  7. 睡眠---充足的睡眠,讓醒著的時候,更有效率、更有創造力,也更開心
  8. 慷慨---幫助別人時,也在幫助自己;幫助自己時,也在間接幫助他人
  9. 勇敢---勇氣並非不畏懼,而是心懷恐懼,仍依然向前
  10. 表達感激---每天或至少每週一次,記錄他人的點滴恩惠,永保感恩之心

雖說是老師給學生的箴言,但我認為放諸任何人皆準。做讓自己快樂且有意義的事情,不用說一定是幸福感盈溢心田;擁有親密的人際關係,個體會有歸屬感的幸福;擺脫完美主義,接受不那麼完美的自己,身心皆自在;簡單生活和規律運動,注意飲食、睡眠和健康管理,活得長也活得好;自助助人,有捨有得,一切在自己能掌控的狀態,心裡踏實,對未知的恐懼,應該也會減少很多,而能戒慎恐懼向前行了。

在此,我要感謝Rosa在班級部落格分享她在收聽廣播節目時的心得與收穫,還費心找出文章轉貼。我們往往因為日久感覺麻痺, 或不自覺把家人或朋友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,不知感激不說,還嫌東嫌西挑剔得很。又或者心存感激而已,不太會表達出來,嘴巴要說出來,最是我該學習之處。我們家93高齡的老先生,總是把一疊聲的謝謝掛在嘴邊,像是做飯、打掃、洗換床被單的『份內事』,一定不忘表達感激慰勞之意,客氣得讓為媳的我有時都不好意思呢!

老大前幾天回來吃飯,應是餓壞了,飽足之際說道:媽媽,你做的飯太好吃了!我心有愧疚地說:要補償你們呀,以前因為忙累都沒精神好好弄三餐......。這小子竟然回說:沒關係啦,買的也很好吃。

真是有點心酸的安慰哪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