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

悅讀筆記 --- 221

古羅馬的哲學家皇帝奧勒留把人區分為三種:「其一,為他人做了件善事,就準備把此施恩行惠記到他的帳上;其二,不準備記帳,卻仍然在心裡把對方當作自己的受惠者,且念念不忘自己做的善事;其三,則在某種程度上來說,甚至不知道自己做了善事,他就像葡萄藤那樣,一旦結出應有的果實後,便不再尋求更多的什麼。馬在奔跑過後、狗在追獵過後、蜜蜂在釀蜜過後也是如此。所以,人在做一件善事之後,也不應要求他人欣賞,而應繼續做另一件善事,正如葡萄藤在下一個季節裡繼續結果一樣。」我們對人的好、所做的善,都應是出自於真心,不論我們所言、所行是如何成功,對人是何等助益,都應不矜不驕,更不把它放在嘴上,那會把我們的善抹上一層穢色,把我們的長處削短了一半,且我們如此自吹自擂,別人會認為這是別有用心的。人為什麼會有矜伐誇耀的言行呢?原因都在於私慾薰心,事情做得再好、再多,也會走了模樣,變了味道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--- 林在勇《與人為善的人際關係學》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