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我自己從學習芬蘭語言到閱讀芬蘭文學,感受文學史上創作型式的演變,學著理解他們文化思考的角度,與國際視野的起點,就好像有一扇新窗子,在這個冷僻小國的語言文學裡,不斷為我打開。從文學而生體會,從體會而生了解與接納,對於定居於這裡的自己來說,其實也是撫慰心靈的力量,不僅能對社會有更多的了解,也更能學著在其中自處,同時還開始思考許多從未想過的事,接觸到許多新的知識領域,沒想到如今我生活中的創意思考之窗,竟然來自這小國語言的啟思與智慧。
- 原來,所有真實的美好,從來就不在遠方,也不見得都在很有名、很宏偉、很熱門的事物裡。傳奇的大人物很吸引人,平凡的小人物也一樣有趣,大國有宏偉歷史之美,小國有謙遜民主之美,這個世界,大小沒有絕對,美也有千百種,只要肯去了解與看見。如果你問我,在芬蘭的日子裡,學到最多的是什麼?我想我會說,是看見美、發現美的能力。生活在北歐也好,台灣也好,美好的話語、動人的生命風景,其實一直就在咫尺細微處,哪怕是看似不起眼的小國小語,也是一座座美好的寶山,只待有心人去尋。
- 儘管長期夾在瑞典與俄國之間的芬蘭人,看似比其他北歐國家的人都要貧窮可憐,然而我卻也逐漸覺得,要是沒有這艱苦的過去,就沒有今天芬蘭的各項成就,正所謂危機就是轉機。回顧芬蘭過去一兩百年來的歷史,幾乎可以感覺到,他們每一次都是在最困頓不堪的時候,找到了新的出路,同時他們也體會到文化與藝術的強大力量,懂得珍惜自己的傳統並發揚光大,因此小語言小文化,不見得是阻礙,還可以是強勢特色。
--- 凃翠珊《北歐四季透明筆記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